低碳生酮飲食最容易陷入的誤區

健康人只要將每日碳水控制在20g以下,超過3天,就都能進入「生酮狀態」,不管吃不吃、吃多少蛋白質、脂肪。
但「生酮狀態」與「生酮飲食」不是同一個概念,后者是一種低碳水、適量蛋白質、高優質脂肪的飲食。
關于生酮飲食,很多人還有不少誤解。這里做一個小匯總:
誤以為
「生酮會引起酮癥酸中毒」
其實,正確生酮、輕斷食引起的是「營養性生酮狀態」,跟「酮癥酸中毒」是兩碼事。
前者是人類進化出的適應脂肪高效燃燒的能力,酮體濃度較低,通常在5以下;后者是血液酮體濃度極高,通常在15以上,導致血液酸度過于酸,出現毒性。
誤以為
「生酮會增加肝腎負擔」
酮體生成、糖質新生、代謝廢物處理都是肝臟的正常功能,包括腎臟則要負責把尿素、酮體排出體外。
根據眾多醫學專家的研究和臨床實踐,正確執行的生酮不僅不會傷肝腎,還能改善肝腎功能。
誤以為
「生酮容易皮膚干燥、松弛」
實際上,眾多明星推崇生酮、輕斷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這種飲食可以改善皮膚。
高糖、高碳水、高精煉種子油最容易損傷皮膚,而生酮、輕斷食接觸了所有這些,所以是可以改善皮膚的。
此外,還有研究表明,生酮飲食可以增加體內「抗衰老物質」NAD+的濃度。
誤以為
「生酮會增加骨質疏松等風險」
根據眾多醫學專家的研究和臨床實踐,正確執行的生酮不僅不會增加骨質疏松、腎結石等疾病的風險,還能改善骨骼和腎臟健康。
這是因為,胰島素抵抗以及優質蛋白質、維生素D3、K2、鎂等營養不足最容易骨質疏松,高血壓、高血糖等情況是最傷腎。
而正確執行的生酮、輕斷食營養豐富,而且能解決上述問題,所以是可以改善這些健康問題的。
誤以為
「生酮是最佳飲食法」
生酮不是洪水猛獸,也不是狗皮膏藥,不能包治百病。
健康飲食因人而異,有的人是可以耐受高碳水代謝的,所以低碳是一種可選方案,而不是唯一真理。
有一些人,比如2型糖尿病、高血壓、高甘油三酯、冠心病、阿爾茨海默癥、多囊卵巢綜合征、和某些癌癥,對重要的致病性因素是高胰島素血癥,也就是某種意義上的「碳水不耐受」。對這類人來說,低碳是可行的,甚至必須的。
世界上沒有「最佳飲食」,只有適合每個人自己的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