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健康管理全景解析
發布時間:2019-10-25 來源:未知 作者:健康產業協會
在消費升級和政策驅動等因素作用下,傳統的醫療健康體制已不再適應我國醫療健康行業的發展,中國醫療健康產業增長邏輯將發生重構。
在重構過程中,我們認為,隨著關口前移,健康管理將是下一個風口,而基層醫療機構是承接這一職責的關鍵所在。但基層醫療機構目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一是醫療資源不足且水平低下,二是消費者的健康意識和付費觀念不強。
作為醫療健康行業的從業者,必然要思考,如何如何抓住強基層及關口前移的發展契機打造核心能力,在未來的醫療健康行業之中占據一席之地。
對于這一命題,通過兩個層面來闡述。第一個層面是需求端的全景式掃描,勾勒出醫療健康管理場景,從場景中尋找機遇。第二個層面,研究現有的領先模式,從領先模式中吸取營養。本文主要研究第一個層面,下一篇文章(系列之三)將主要講解第二個層面。
行業亂象,如何改變?
健康管理的概念很大,細分領域眾多,且每個細分領域所需滿足的消費者的需求不同,企業所需的資源能力亦不相同?,F階段,市面上打著“健康管理”概念的企業,由低端到高端,由消費類到醫療類,大致可以分為8個大類(圖1):街邊店類、大眾保健類、基層診所/藥店類等等。每個類別都有一些代表性優秀企業,但更多的是在渾水摸魚,尤其是在街邊店類、大眾保健類等偏消費端領域。

圖1 “健康管理”概念企業分類
要改變這一現狀,唯有秉持正心誠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真正為消費者提供信得過的“健康管理”產品和服務,而這需要真正理解消費者的健康需求。每類消費者的需求不同,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也有所不同,因此,我們需要對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全方位掃描。
根據分類標準的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式,例如以年齡層分類、以收入分類等。本文選取的分類方式是消費者的健康狀態分類(或就醫產業鏈)。
健康管理全景分析醫療健康管理全景解析
在闡述之前,先界定一下健康管理的范圍,我們認為,健康管理可以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狹義的健康管理:只針對健康人群和亞健康人群,預防干預為主。
廣義的健康管理:除了預防干預,還包括慢病管理,以及病后的康復及養老服務。
為更加全面的理解、闡述健康管理的全景圖,我們選取廣義健康管理的定義。
沿著消費者的健康狀況,可以劃分為4大階段:健康→亞健康→生病(尋醫→治療→康復)→養老,相應地,健康干預的環節則細分為以下個階段:檢測評估→干預→(導醫→就醫)→康復→養老(圖2)。其中,健康管理鏈條中的導醫就醫環節,專指小急慢常疾病的治療和管理,疑難重癥的就醫治療由醫院來完成。每個環節消費者的需求不同,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也均不同。

圖2 健康管理全景圖(需求端)
1. 檢測評估
針對人群: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慢病人群
消費者需求:了解身體狀況。但對于大部分消費者而言,并不太重視日常的檢測評估,對于財務健康的關注往往大于身體健康,一般是在某個節點之后才開始重視,例如開始患慢性病、總覺得疲憊等等。
檢測評估根據是否需要藥械批文,分為生活方式類和醫療服務類。
(1)生活方式類
主要方式:生活方式領域的檢測評估,主要通過可穿戴設備等傳感設備對用戶運動、飲食等方面進行追蹤和智能分析。
現狀與挑戰:目前檢測評估多集中在某些特定人群的特定領域,例如睡眠檢測、運動健身和減肥瘦身等方面,且基本上以社群模式為主。
(2)醫療服務類
主要方式:醫療服務領域的檢測,主要是通過可穿戴設備等健康傳感設備,或提取血液、上皮細胞等,對用戶心臟、血壓、血糖等進行監測和追蹤。
現狀與挑戰:醫學檢測評估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從基因測序的消費市場亂象便可知。這一領域以技術驅動型為主,即提供真正真實可靠的檢測數據和數據分析。因此,這一領域的技術領先型創業企業是值得關注。
2. 干預
干預往往與檢測評估結合在一起,即體征檢測后給出相應的干預措施。
生活方式領域的干預通常是在用戶相關數據的采集基礎上,進行分析和評估,從而形成健康監控或建議,對用戶生活方式及健康產生影響。
醫療服務領域的干預通常是在用戶相關數據的采集基礎上,進行分析和診斷,從而形成診療建議,影響用戶疾病治療和健康維護。
生活方式領域的機會點:某細分領域創新療法/產品+社群模式。
醫療服務領域的機會點:技術領先型初創企業。
3. 慢病管理
各種慢性病之間存在根本差異,在建立有效商業模式之前,需先區分界定不同類別的慢性病。根據《創新者的處方》中分類,將慢性病通過兩個維度劃分為四類(慢性病矩陣):

圖3 慢性病矩陣
對于即刻發作技術依賴型患者:不堅持治療就會發作;醫生確診并開出處方后,患者會接受藥物治療;現有醫療模式可很好解決。
對于即刻發作行為依賴型患者:通過網絡平臺模式(慢病社區等),患者交流分享,互相鼓勵,例如Patients Like Me等。
對于延遲發作型患者:需要在某些機構監督下進行,這些機構必須能從病人的健康維護,而不是治療中獲益。這是慢病管理中挑戰最大的一類群體,可嘗試疾病管理網絡、保險+醫療服務、自我管理等方式。
4. 康復管理
從康復醫療產業發展趨勢來看,康復醫療產業處于初級階段;康復醫療需求空間大、增長迅速、供給嚴重不足,隨著政策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和技術的推送,我們判斷康復醫療產業處在爆發的前夜;康復醫療行業國家政策鼓勵、需求快速增長、供需矛盾突出、投入低、盈利能力強、便于復制擴張,是未來切入醫療服務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圖4 康復醫療機遇分析
5. 養老服務
萬億級的銀發產業,隨著老齡化的不斷加劇,產業規模將持續擴大。近年來,醫養結合、養老地產、社區養老、居家養老等模式層出不窮,各類企業在不斷探索之中。在“9073”格局之下,未來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將是主戰場。
文章轉載于:和君咨詢醫藥醫療事業部公眾號
文章轉載于:和君咨詢醫藥醫療事業部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