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首個馬鈴薯育種創新中心落地燈塔盆地農高區
8月20日,2024年廣東南繁育種創新交流會暨馬鈴薯廣東南繁育種創新中心揭牌儀式在燈塔盆地農高區舉行,深圳市健康產業協會會長黃爾程受邀參加。據悉,這是廣東首個馬鈴薯育種創新中心,將有力解決廣東馬鈴薯品種單一、種薯質量不高等問題。
本次活動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實驗室河源分中心、廣東薈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旨在推動廣東乃至全國的農業科技創新,以及落實廣東“百千萬工程”、助力鄉村振興,特別是在馬鈴薯南繁育種領域的研究成果與實踐應用,加強科研機構、農業企業與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據介紹,馬鈴薯是我國第三大糧食作物,僅次于水稻和小麥。根據馬鈴薯生物學特性以及各地生態氣候特點,我國劃分了4個馬鈴薯種植區域,其中以廣東為代表的南方冬作區利用冬閑田種植馬鈴薯,冬作區的馬鈴薯繁育體系長期殘缺,華南區域冬種馬鈴薯種薯全部來自我國北方繁育基地,種薯“北薯南調”成為限制廣東冬種馬鈴薯發展的關鍵問題。

燈塔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李家洲告訴記者,“馬鈴薯種薯這一塊,通過這次活動也是填補了一個空白點,我們在河源建立了這樣一個馬鈴薯的創新中心,實際上也是我們整個華南地區第一家。種子是我們農業的芯片,我們現在也正在探討將農高區打造為種子的這樣一個創新的高地。”
另外,“北薯南調”還存在病蟲害傳播風險大、種薯“水土不服”、運輸成本高等問題,影響南方馬鈴薯的產量與品質。對此,馬鈴薯育種創新中心將充分發揮實驗室在馬鈴薯育種制種上的科研基礎和創新資源,依托市場的轉化應用需求,進一步提升南薯育種的產量和品質。

廣東薈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鋒年表示,“廣東的馬鈴薯多作鮮薯,價格相對較高。馬鈴薯對種薯的需求量特別高,因此廣東馬鈴薯種業的市場非常廣闊。”接下來,要用好馬鈴薯廣東南繁育種創新中心這個平臺,培育更多“本地薯”,在河源乃至廣東做一些示范性的種植,來引導組織農民共同參與馬鈴薯種植。同時,要根據生態環境優勢推廣特色品種,提高產品附加值,開拓發展空間,推動企業持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