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養老護理職業教育發展的幾點建議
加快養老護理職業教育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是提升養老護理職業教育對優質生源的吸引力。適當降低錄取分數線,給予學費減免和生活補貼,引導設立養老護理培養資助基金,擴大招生規模。強化持證上崗,對養老機構進行質量評價時加大專業人員配備權重。增加養老護理職業技能等級,降低從業年限和學歷要求,支持相關專業畢業生直接獲得相應等級資格,拓寬職業發展空間。引導依據職業技能確定服務價格,將技能等級與薪酬待遇掛鉤,建立養老護理員崗位津貼制度,開展養老護理員技能大賽,加大專業技能人才評選和表彰力度,提升職業獲得感。
二是增加和優化養老護理職業院校和專業設置。結合不同地區養老護理需求和教育資源,合理布局養老護理類職業院校,加大向老齡化程度較高地區配置力度,加強在資金、場地、人才、項目方面對相關專業院校的政策支持。大力發展養老護理、社區護理、康復護理、臨床護理、中醫護理、家政服務、養老管理、社會工作、心理咨詢等相關專業,擴大招生,推動養老護理專業集群發展。按照“底層共享,中層融合,上層互選”的思路實行模塊化課程設計,實現專業群內課程、師資、實訓等資源共建共享。
三是明確養老護理職業教育培養標準與目標。
對接產業端,由行業企業代表、院校代表、政府主管部門代表共同參與,盡快出臺不同類型、不同層次養老機構養老護理崗位設置、人員配備、核心職業技能及其評價規范與標準,建立養老護理職業標準體系,明確養老護理職業教育標準與目標。統一現在由不同部門頒發的養老護理員、老年照護等職業證書的技能標準,加強鑒定管理和銜接互認。
四是打造多層次多通道養老護理職業教育體系。根據各地養老需要確定不同層次養老護理職業教育辦學規模,重點推動相關高校設立專科、本科層次養老護理專業,完善貫通“中職院校—高職院校—應用型本科院校—研究型大學—繼續教育”的多層次現代護理教育體系。兼顧養老護理人員存量和增量,同步推進學歷教育和繼續教育。鼓勵職業院校師資、課程、教學進護理院、養老院、進社區,鼓勵養老機構在職業院校開展職工培訓和繼續教育,提升在職護理人員素養。
五是樹立醫養教協同育人體制機制。加快校企合作配套制度建設,完善實習實訓有關社會保障機制,面向產教融合型養老服務和職業教育機構提供稅收、金融等政策優惠,建立校企合作考核與激勵體系,增強法律約束力,形成醫療、養老、教育機構協同育人機制。按照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要求,加快完善現代職業院校治理制度,落實和強化職業院校教學、招生引才、薪酬分配等自主權,消除職業院校及養老機構師資互聘、培訓交流方面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