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父母誰來照護? 護士、醫療護理員將成擴大就業重點
7.9%的60周歲及以上人口、1.5億的慢性病老人、占比4400萬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如果你的父母是上述三大群體之一,你將在現在或將來面臨一大問題,即父母的護理問題。
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數據顯示,2018年底,全國注冊護士總數超過400萬,占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近50%,每千人口護士數達3人;此外,我國護理院(站)近800余個,康復醫院800余個。
不過,面對龐大的老年護理需求,現如今的供求遠遠不夠。在國家衛健委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表示,將印發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管理的文件,增加老年護理服務人員數量,提升醫療護理員職業技能,擴大社會就業。

我國年輕護士離職率較高,勞動價值無法得到充分體現,待遇與付出不相匹配,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護理人力資源缺口非常大,有大力發展空間。
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表示,公立醫院要實現三個“轉向”,從投資醫院發展建設轉向擴大分配為其中之一。而護士勞務價值的體現,是增加護士職業榮譽感、職業認同度的重要一環。通過調整醫療收入結構,減少藥品、耗材、檢查等的收費價格占比,提高醫療、護理、康復等的勞務價值,按照“兩個允許”來提高醫務人員薪酬待遇,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在各地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中,護理價格基本都在第一輪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范圍內,護理價格基本都得到調整。但由于原來護理服務收費價格偏低,部分省市調整后的護理服務價格,相對于護士的勞務技術價值、勞動強度和責任風險,還沒有達到相匹配的程度。未來護理服務價格仍將逐步調整完善。
去年,我國醫護比提高到1:1.1,扭轉了醫護比倒置的局面。焦雅輝表示,目前正在制定醫療護理員的培訓大綱和服務規范要求,文件頒布后,將通過全社會努力加大老年醫療護理員培訓培養的力度和速度。
除了數量,還要有質量。焦雅輝認為,對醫生和護士的要求不完全一樣,護理服務需要下沉。按金字塔結構來講,我國缺乏中間和塔基的力量,目前護士人力資源主要集中在二級以上醫院特別是三級醫院,基層的人力資源是缺乏的。